水专项突破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模式,为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提供重要参考

    水专项突破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模式,为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提供重要参考

    阅读量:1338

    发布时间:2021-04-06

    导读:太湖流域湖泊中的氮、磷营养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虽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已开展了大量针对太湖的水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但有关城市湖泊的退化过程与驱动因素仍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
      

          太湖流域的滨湖城市湖泊近几十年来受到城市扩张、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得这些湖泊的氮、磷营养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许多湖泊由沉水植物占优势的清水稳态加速向藻类占优势的浊水稳态转变,虽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已开展了大量针对太湖的水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但有关城市湖泊的退化过程与驱动因素仍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因而,准确识别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退化程度、实施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浅水湖泊稳态转换的二大控制生物类群: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
     
      在“十三五”水专项“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团队通过对太湖流域大量城市湖泊的系统调查研究,运用沉水植物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生物量比值R作为识别草型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指标,对不同滨湖城市湖泊的退化程度进行了准确的诊断。
     
      研究发现:R<1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和透明度呈现剧烈波动的趋势;1<R<5,上述水体理化指标的波动减弱;R>5时,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浓度显著下降、水体透明度显著上升。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理论中的二大控制生物类群,其相对生物量比值(R)不仅有助于精准识别湖泊草型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而且对改善湖泊生态环境及草型生态系统的重构均有着重大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水体理化指标随沉水植物生物量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比值(R)的变化
     
      原标题:水专项突破滨湖城市湖泊草型生态系统退化识别模式,为草型生态系统重构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来源:消毒设备网
    上一篇:解决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故障的小窍门 下一篇:唐山市发布《关于举报重大恶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大额奖励的办法》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