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1月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目前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不仅如此,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均在研究制定中。规划中的,还有科技支撑、财政金融、碳汇能力、统计核算和督查考核等支撑政策。
“1+N”政策体系架构正在逐步明朗,也意味着业界千呼万唤的“碳中和标准和规范”开始加速“织网”。
政策利好层层相叠,2022年机遇乍现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更新添“碳中和”这根接力棒,市场呈现出了异常活跃的状态。上半年,行业的关注点集中在了早早预告了要开市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绿债、绿色基金、绿色金融更是一片欢腾,第二轮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也间或掀起一阵风浪。但,下半年氛围明显更加高涨。年中交接之际,《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将“两高”项目整治推上风口浪尖,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接踵而至,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上马的决心可见一斑。让市场更加沸腾的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大纲领性文件前后脚落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势开道,《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 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再补一枪,一轮政策“套餐”直接唤醒了年末市场。各行各业都反响强烈,2021年剩余时间就是黄金发酵期,只等2022年消化政策带来的连击后坐力。
赛道和市场,速度与激情的双面争夺。没错,2021年站在“十四五”的开局路口,2022年则为初步成型的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提供了*的抢分点。固废、水处理、气处理、环境监测、环卫清洁、土壤污染治理、清洁能源、生态修复、智慧水务、智慧环保、节能减排、泵阀流体机械、水管家、环保管家......众多赛道奔着同一个目标——碳中和,更分化出了“固废+再生资源”、“光伏+海水淡化”、“电力系统+大数据”、“城市服务+大环卫”、“雨污分流+管网建设”、“超低
排放+CCUS”等指数级组合的细分赛道。同时,下沉市场的争夺将比之前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激烈。
泰州市环境保护“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了7大类73项工程,计划投资超136亿元;2021年至今,包头市安排实施的100项治理工程已经完成了近40项,投资超30亿,计划投资近80亿;唐山市按照规划,将在生态文明建设6个方面开展384项重点工程,投资总额3800多亿元;湘潭2021半年时间开标了5个大型环卫项目,*大中标额超过38亿元。
11月1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PPP项目采购公告,项目预算金额超10亿,“村县”大标正在常态化。
业界早有预测,一二线生态环境保护需求释放速度减缓,随着环境治理标准的趋严,管理的细化,对县、村、乡镇等地区的关注转移,环保服务走进下沉市场将成为业务扩张,寻求增利点的*佳路径。而从大量释放的需求上来看,也佐证了这个观点。
当然,向来擅长于前瞻布局的企业动作比想象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