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园区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

    “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园区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

    阅读量:475

    发布时间:2023-11-14

      根据《“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环固体〔2021〕114号),为推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技术成果共享与转化,强化“无废城市”建设技术支撑,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组织遴选了一批工业固废、生活源固废、危险废物、农业固废、信息化等五个领域先进适用技术,平台将从9月开始对此批技术进行集中展示,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各城市和地区参考使用。
     
      ◆  技术名称 ◆
     
      园区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
     
      ◆  技术所属领域 ◆
     
      信息化领域
     
      ◆  工艺路线 ◆
     
      通过处理器、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超声波测桶满模块、GPS定位模块、语音模块、图形识别模块、蓝牙模块、称重模块、视频模块、分类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结合垃圾分类回收柜、其他垃圾挤压设备、厨余垃圾生物降解设备,垃圾清运车辆等终端设备,对固废的回收、处理、清运数据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平台,实现对固废处理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  主要技术指标 ◆
     
      垃圾分类称重、处理设备及处置情况实时监测,并生成四类垃圾管理台账。
     
      ◆  技术特点 ◆
     
      该系统覆盖了四类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输全流程,清运路线实时定位、远程监管,提高固废监管力度。平台数据分析及预测等功能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  适用范围 ◆
     
      园区写字楼固废分类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及体系建设。
     
      ◆  案例名称 ◆
     
      亦城财富中心固废管理平台
     
      ◆  案例概况 ◆
     
      工程规模:覆盖园区100家企业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和清运数据的监督和分析
     
      投运时间:2019年9月
     
      验收情况:已验收
     
      ◆  工艺流程 ◆
     
      基于四类生活垃圾的回收、处理、清运全流程管理,在回收、处理、清运三端提供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生活垃圾的前端回收、中端处理、末端清运状态的实时管控,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智能监管平台实时接收来自前端回收设备、中端处理设备、末端清运设备产生的数据。同时提供固废信息化管理大屏,便于监管单位实时掌握园区内生活垃圾处理状态,最终实现固废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  污染防治效果和达标情况 ◆
     
      实现生活垃圾全程精细化管理,降低企业处理固废成本,提升了固废清运效率,提高固废监管力度。
     
      ◆  主要工艺运行和控制参数 ◆
     
      建设1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1台其他垃圾挤压设备,1台餐厨垃圾生物降解设备,并配套建立了垃圾分类复检站,其他垃圾挤压站,厨余垃圾生物降解站,可回收物中转站四个站室。
     
      ◆  投资费用 ◆
     
      102万元
     
      ◆  运行费用 ◆
     
      5万元/套
     
      ◆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情况 ◆
     
      以“数据平台+智能终端”管理模式,增加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比例,自项目运行以来,厨余垃圾增长了30%,园区其他垃圾量下降了33%,降低了垃圾清运成本,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原标题:“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园区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广西生态环境厅赴上海调研氢能产业 下一篇:“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 | 虎哥数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服务平台技术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