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硬核科技 | 水环境治理篇①点“泥”成“金”有妙招

    电建硬核科技 | 水环境治理篇①点“泥”成“金”有妙招

    阅读量:492

    发布时间:2023-12-06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河湖中的底泥也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少不了要跟底泥打交道,电建人的点“泥”成“金”魔法,是破解河湖污染底泥的金钥匙。
     
      当水域受到污染后,水中部分污染物可通过沉淀或颗粒物吸附、蓄存在底泥中,适当条件下重新释放污染物,严重影响水质和水体观感,同时还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导致水体环境进一步恶化。要让黑臭水体长治久清,污染底泥处理处置是无法绕过的重要环节。但污染底泥处理处置,面临着水下作业困难、扰动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处理量巨大等问题,一直是行业中令人头疼的难题。
     
      为攻克河湖污染底泥处理问题,电建人创新思路,深入研究河湖污染底泥环保清淤技术、处理处置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开发了河湖污染底泥处理处置的全套工艺技术、药剂材料及装备产品。
     
      按照作业流程、工艺技术特点和便于进行工厂化处理原则,细分为几大专业系统。
     
      污泥环保疏浚系统、污泥管道输送系统:主要解决了污染底泥的采集和运输问题,避免二次污染。
     
      泥砂分离系统、固液分离系统:将底泥中的砂、水进行分离,以减少处理量。
     
      均化调理系统:主要通过添加药剂,稳定固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脱水成固系统:对底泥进一步脱水,形成泥饼。之后,余水处理系统则负责将分离的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达标。
     
      经过处理后的底泥和其中分离的砂,要去哪里呢?
     
      答案是资源化利用。
     
      分离后的砂,经检测合格可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底泥制成的泥饼,既可以直接用于堤身填筑或其他工程基础回填,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制成陶粒、透水砖等,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等场景。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工艺,原本沉在水底“不安分”的污染底泥,变成了资源,既保障了水质,又节约了成本。
     
      目前,电建人已将这套技术在深圳、广州、福州、佛山、雄安新区等多个地区进行推广运用,为消灭城市黑臭水体提供了重要支撑。
     
      策划:中国电建新闻中心、电建生态公司
     
      撰稿:张振洲、吴晓东
     
      编辑:饶舜
     
      原标题:电建硬核科技 | 水环境治理篇①点“泥”成“金”有妙招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庐江县白湖镇答好矿山生态修复“绿色答卷” 下一篇:全国首个!抽水蓄能+水电站一体化开发项目开建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