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首次发布,2024年6月1日施行!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首次发布,2024年6月1日施行!

    阅读量:589

    发布时间:2023-12-11

      为进一步规范土壤和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测定方法,《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 1315—2023)于2023年11月27日首次发布(全文见附件),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19 种金属元素总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D 为资料性附录。
     
      该标准准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银(Ag)、砷(As)、钡(Ba)、铍(Be)、铋(Bi)、镉(Cd)、 铬(Cr)、钴(Co)、铜(Cu)、锂(Li)、锰(Mn)、钼(Mo)、镍(Ni)、锑(Sb)、锶(Sr)、 铅(Pb)、铊(Tl)、钒(V)和锌(Zn)共 19 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当取样量为 0.1 g、消解后定容体积为 50 ml 时,19 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 0.02 mg/kg~5 mg/kg, 测定下限为 0.08 mg/kg~20 mg/kg,详见附录。
     
      方法原理
     
      土壤或沉积物样品经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根据元素的质谱图或特征离 子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试样由载气带入雾化系统进行雾化后,以气溶胶形式进入等离子体的轴向通 道,在高温和惰性气体中被充分蒸发、解离、原子化和电离,转化成带正电荷离子经离子采集系统进入质谱仪,质谱仪根据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离并定性、定量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离子的质荷比所对 应的信号响应值与其浓度成正比。
     
    附件:土壤和沉积物 19种金属元素总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上海减污降碳工作吹响“全面进攻”的号角 下一篇:2024年6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监测臭氧传递标准校准技术规范(HJ 1319—2023)》发布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