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 |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塘原位修复及空间利用技术

    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 |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塘原位修复及空间利用技术

    阅读量:460

    发布时间:2024-01-02

      为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落实《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升级,科技部社发司委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编制了《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并于2023年9月11日正式公布。为持续宣传推广《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目录》成果,引导绿色低碳技术发展,中国环保产业协会陆续在官微推送目录成果信息,敬请关注。
     
      固废处理处置与资源化领域
     
      01.技术名称
     
      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塘原位修复及空间利用技术
     
      02.适用范围
     
      历史遗留垃圾填埋场存量市政污泥处理处置。
     
      03.技术内容
     
      技术原理
     
      通过原位固化快速搅拌系统,将改良污泥固化剂与污泥充分搅拌混合,经过水化、矿化、离子交换反应等,在污泥体中快速形成骨架结构,胶结和包裹污泥颗粒,钝化重金属,使污泥转化成类似土壤或胶结强度很大的固体,形成固化场地。固化场地可用于封场绿化、构建生态公园、扩容构建垃圾填埋场等。建立了全周期稳定性评估系统,保障施工安全和固化场地的长期稳定性。
     
      该技术单次最大固化深度可达8m,污泥坑最大固化深度可达24m,单台设备处理能力90m3/h~110m3/h
     
      主要创新点
     
      (1)打破了污泥不易脱水和容易二次泥化的特性,降低污泥含水率,增加强度,降低有机质含量,保证污泥固化场地长期稳定性。
     
      (2)可实现深度污泥坑(最深可达24m)污泥的原位处置,采用岩土工程技术和数字模型分析计算污泥固化及验收指标,创建了该技术应用的全周期稳定性评估系统。
     
      04.污染治理或环境修复效果
     
      以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污泥塘治理修复项目为例,经原位固化治理后,污泥塘10m深度范围内抗剪强度可达80kPa,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泥质》(GB/T 23485-2009)等标准要求。
     
      05.技术示范情况
     
      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污泥塘治理修复项目,处理22.8万m3市政污泥。改变了污泥塘中原污泥含水率高、承载力低、臭味重等现状,原位固化治理后污泥塘10m深度范围内抗剪强度可达 80kPa,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混合填埋用泥质》(GB/T 23485-2009)等标准要求。通过固化场地原位构建填埋场,可增加约220万m3总填埋库容。
     
      06.投资估算
     
      按照污泥处理规模计算,处理成本350~500元/m3。
     
      07. 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前景
     
      该技术对污泥坑周边环境扰动小,便于工程实施,施工效率高,治理后场地可二次开发利用,在处理大体量堆存的市政污泥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该技术目前已有7项工程应用,预计到2025年推广比例可达15%以上。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技术部
     
      原标题: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成果 |(三十九)垃圾填埋场污泥坑塘原位修复及空间利用技术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1月1日起,禁售部分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 下一篇:总投资超8亿!碧水源联合体预中标商河县城乡水环境提升项目(特许经营人)!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