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案例|苏州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余吨

    表扬案例|苏州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6万余吨

    阅读量:439

    发布时间:2024-02-19

      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一项长期任务,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对我省绿色低碳环保产业集群发展、解决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先进典型引领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近期,“江苏生态环境”微信推出一批我省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今天学习的是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典型案例。
     
      案例名称
     
      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
     
      案例类型
     
      绿色低碳、生态优化
     
      科技成果应用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
     
      解决难点问题
     
      传统城市核心区的商务办公建筑空调系统为每幢楼宇单独配置,分散布置往往会造成空调机组设备有效利用率不高、机组运行能效低、屋顶冷却塔影响城市整体美观及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对电厂余热蒸汽进行集中供热和集中供冷再利用,提高空调机组设备有效利用率和机组运行能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主要技术方案简介
     
      项目工艺路线:集中供热利用热电联产余热蒸汽通过热网输送提供用热服务,集中供冷以能源中心非电空调和节电空调双工况模式通过冷网输送提供用冷服务,实现区域冷热电三联供。
     
      项目主要技术特点:制冷生产采用非电空调和节电空调双工况运行模式。非电空调采用溴化锂吸收制冷技术,节电空调采用磁悬浮变频离心压缩制冷技术,根据客户末端设备用冷量对应调整和实现节能,整个生产运行采用智能群控系统和智慧能效管理平台,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
     
      案例成效
     
      项目利用电厂热电联产的蒸汽,使一次能源梯级综合利用,能源有效利用率达到75%。通过集中供热和供冷,大幅降低区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初步测算2022年合计减排二氧化碳65595吨、二氧化硫1974吨、氮氧化物987吨。
     
      集中供冷取消了大量的空调室外机、冷却塔等空调设施,有效缓解区域热岛效应,比采用传统的分散式空调系统削减供电负荷,缓解夏季用电紧张状况,为用户节省供电及供冷设备及投资,节约机房及屋顶面积,提高各建筑的物业面积利用率。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法规标准与科技处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编辑:李夏菁
     
      原标题:表扬案例〡科教创新区集中供热和供冷基础设施项目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宁夏同心县《2024年同心县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 下一篇:中国绿发会建议:将铊纳入铅、锌回收行业的污染物控制标准!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