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生态赔偿、流域治理...两会都有哪些立法提案?

    公益诉讼、生态赔偿、流域治理...两会都有哪些立法提案?

    阅读量:462

    发布时间:2024-03-07

      2024全国两会正式召开,据环保在线的追踪,会上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可不少。本文来梳理一下,今年全国两会,跟环保相关的,立法方向的提案和建议都有哪些呢?
     
      推动《国家公园法》尽快出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表示,在设立国家公园时,应当充分论证国家公园跨区域的统一管理,建立恰当的跨省协调机制。对于跨越省级行政区域的国家公园,应当编制统一的建设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认为,总的来说,相较于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推进,法治进程还是相对滞后,《国家公园法》的出台也要处理好与相关法律的衔接,比如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森林法、湿地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
     
      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进程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称,已连续三年提交关于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的提案。目前,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已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2023年12月,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正式启动检察公益诉讼法的立法程序。最高检发布的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3年6月,检察机关累计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38.8万件、民事公益诉讼5.9万件。
     
      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表示,在打击生态环境损害违法犯罪过程中,取证、鉴定、评估等环节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标准、规范、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容易出现标准不统一、要求不一致的情形,以此建议检察机关积极推动解决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完善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体系。
     
      加快生态保护补偿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宁夏区委会主委王春秀的提案是《关于加快我国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的提案》,王春秀认为,我国在生态补偿方面的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且针对生态补偿工作专项立法研究相对不足,建议加快推进中央生态保护补偿立法工作,建议尽快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加快研究、制定、出台澜沧江保护法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指出,在《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陆续实施的背景下,加快研究、制定、出台澜沧江保护法,就可以构建起青藏高原、长江、黄河、澜沧江“1+3”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保护这个区域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制定淮河保护法
     
      全国人大代表黄久生提交了《关于制定淮河保护法》的议案,表示进一步完善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体系已迫在眉睫,199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2011年修订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还有哪些环保相关的两会提案,环保在线会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河北隆化县重点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中标结果公布! 下一篇:展会回顾 | 同奥科技广东水展圆满落幕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