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能•光启未来,2024中国光伏数字化论坛盛大开幕

    数字新能•光启未来,2024中国光伏数字化论坛盛大开幕

    阅读量:505

    发布时间:2024-09-05

      会议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光伏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力量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融入光伏领域,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全新机遇。
     
      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721吉瓦,到2050年将进一步增加到4670GW,而数字化技术将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光伏生产环节,通过数字化监控与分析,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精准控制生产工艺参数,使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持续提高。
     
      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电站数据采集和分析,设备运行状态远程监控、设备故障诊断和预测、电站性能分析、电站效益预测等功能,实现电站运维管理智能化、数字化、远程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管理,实现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同时,数字技术也为光伏产业的供应链管理、能源交易等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和竞争力。

      在此背景下由上海技企网络有限公司发起的“数字新能,光启未来——中国光伏数字化论坛”应运而生,将于2024年12月13日中国苏州盛大开启。本次大会旨在汇聚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技术精英,共同探讨光伏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在数字化浪潮中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01 日程安排
     
      · 会议时间:2024年12月13日
     
      · 会议签到:2024年12月12日 14:00-17:00 & 13日 08:00-16:00
     
      · 会议地址:中国·苏州(详情请咨询会务组人员)
     
      02 会议亮点

      03 同期活动

      04 往期分享大咖

      05 精彩议题
      数字化战略与规划
     
      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解读
     
      基于全球视野的光伏企业数字化战略思考
     
      光伏企业数字化规划与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践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看光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AI&大模型助力光伏企业智能化发展实践
     
      云计算助力光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在光伏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光伏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场景创新实践
     
      供应链&国际物流领域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头部光伏企业数字化团队组织架构与协作
     
      光伏电站项目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分享
     
      技术创新引领光伏出海企业提质增效的案例分享
     
      数据治理与分析
     
      光伏企业数据治理框架与策略制定
     
      数据分析在光伏生产优化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决策智能化实践与探索
     
      光伏企业海内外数据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06 拟邀嘉宾

      07 关于主办方
     
      技企网络是专业从事国际大型会议策划的会展服务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潜心研究企业出海领域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致力于搭建精准高效的交流平台,推动中资企业数字化及全球化进程。

      技企网络已举办数场《中资企业出海系列峰会》,其中包括中国出海品牌数字科技峰会、中国游戏出海峰会、中国智造出海峰会、中资光伏出海峰会等行业标杆项目,与各行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至今已服务20000+CIO、CTO、国际市场负责人、海外业务负责人等企业决策者,与海内外数百家数字化转型及出海相关服务商。
     
      报名参会请联系我们的会务组人员

      同期活动:携手共进创光伏未来,2024中国光伏出海大会邀您共襄盛举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杭州第一次,要为保护“一座山”专门立法 下一篇:海天水务集团执行总裁辞职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