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生态修复,中国电建尾矿库上“种太阳”

    光伏+生态修复,中国电建尾矿库上“种太阳”

    阅读量:480

    发布时间:2024-11-09

      尾矿库上“种太阳”,在郴州市新田岭尾矿库闭库后留置土地资源无法利用,中国电建发挥专业优势建设新田岭光伏电站,让矿区闲置土地重获新生,释放价值潜能,也为区域转型发展注入绿色正能量和成长活力。
     
      近日,由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八局承建的新田岭光伏电站竣工移交,正式进入生产运维阶段。项目合理利用尾矿库闲置空地及废弃厂房屋顶,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建设模式建立电站,创造性地将新能源开发与矿山生态治理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生态修复、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新道路。
     
      新田岭“分布式光伏+绿色矿山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规模达40兆瓦,总面积约540亩,其中涵盖可利用屋顶面积约21000平方米,包括部分仓库、办公楼、车间屋顶及车位。为减小输电损耗,电站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就近并网方案,整个光伏电站分成 9个片区,其中包含 8 个尾矿库片区和1 个车棚片区,共22个光伏发电单元,每个子方阵均由若干路太阳能电池组串并联而成。
     
      从空中俯瞰矿山片区,原先光秃荒凉的红土地上,秩序井然的蓝色光伏电池组件铸就一幅幅肃穆的铠甲,保护并装点着矿区的自然生态。
     
      “光伏+生态修复”创新发展模式蕴含融合、转型与成长的巨大潜能,为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产业与生态和谐共荣开启了一扇通向广阔天地的新大门。
     
      编辑:倪元景、何雯莉
     
      审核:王琦
     
      素材来源:水电八局
     
      原标题:光伏+生态修复,尾矿库上“种太阳”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生态环境部土壤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下一篇:中冶生态环保中标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水安全保障工程-鄂东水厂建设项目委托运营服务项目!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