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化成授权斯尔邦高纯度碳酸盐生产技术,助力二氧化碳消耗利用

    旭化成授权斯尔邦高纯度碳酸盐生产技术,助力二氧化碳消耗利用

    阅读量:259

    发布时间:2024-12-16

      旭化成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旭化成”)已将高纯度碳酸乙烯酯(EC)和高纯度碳酸二甲酯(DMC)生产技术授权给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尔邦”),该公司的新装置于2024年11月在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正式开始商业运行。
     
      这两种高纯度碳酸盐被用作电动汽车(EV)锂离子电池(LIB)的电解液溶剂。此次,以二氧化碳(CO₂)为主要原料的高纯度碳酸盐量产技术的确立及生产装置的商业运行,可大幅增加CO₂作为化工品原料的消耗。
    高纯度EC和高纯度DMC的技术许可新装置
     
      随着近年来全球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对储能系统(ESS)增加的预测,预计市场对LIB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同时,从应对全球变暖的角度出发,LIB的主要部件也被要求采用CFP※1较低的环保型设计。
     
      此次授权的技术,其生产原料约50%为CO₂,作为CO₂年消耗和吸收可达数万吨的技术,受到全球关注。
    高纯度碳酸盐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图
     
      旭化成和斯尔邦于2021年9月签订了年产10.8万吨高纯度EC和高纯度DMC的技术许可协议。双方共同推动生产装置的设计、建设和试车,并于2024年11月按照协议完成了开车验收,同时开始商业运行。该生产装置每年可消耗5.4万吨的CO₂原料。
     
      斯尔邦碳酸盐(EC·DMC)项目总负责人许加乐表示:“斯尔邦将通过生产LIB电解液溶剂用高纯度EC和高纯度DMC,进一步拓展LIB的新材料产业链,助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构建。”
     
      旭化成常务执行官、环境解决方案事业本部长松山博圭也表示:“旭化成自2020年起开展以CO₂为原料的LIB电解液溶剂用高纯度EC和高纯度DMC的生产技术许可。今后也将大力推动CO₂化学的商业化,为全球的环境课题提供解决方案,进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断做出贡献。”
     
      旭化成此次的碳酸盐类电解液原料生产技术许可和自2004年以来的以CO₂为原料的聚碳酸酯生产技术许可,每年可消耗30万吨CO₂,为CO₂减排做贡献。旭化成今后也将向全球推广有助于大幅削减CO₂排放的技术,从而助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转型。
     
      ※1 CFP: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的缩写。指将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废弃、循环的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换算成CO₂排放量,在产品上显示数值或显示数值的机制。
     
      <参考>
     
      ■关于斯尔邦
     
      斯尔邦为盛虹控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生产高端石化产品。
     
      盛虹控股集团创立于1992年,是石化炼化、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纺织全产业链一体发展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7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48位。
     
      ■技术许可协议概要
     
      (1)目标产品・产能:高纯度EC3.8万吨/年和高纯度DMC7万吨/年
     
      (2)授予的许可权:在中国的非独家制造权和面向全球的非独家销售权
     
      (3)原料CO₂消耗量:每年约5.4万吨
     
      旭化成集团创立于1922年,是总部位于日本的综合化学制造商,曾入选世界500强。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旭化成集团2023财年集团销售总额约为186亿美元,员工总人数约5万。
     
      旭化成的在华业务始于1988年,目前业务主要分为4大部分:环境解决方案(离子交换膜、LiB隔膜等)、移动&产业(工程塑料、汽车内饰材料等)、生活革新(纺织品、电子材料·元件等)、健康(透析器、除病毒过滤器等)。目前旭化成在中国有法人公司20多家,员工约3000人。
     
      本文系旭化成株式会社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图片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环保新质生产力 | 烧结烟气污染物协同超低排放及脱硫废水处理技术 下一篇:71项!2024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拟授奖项目公示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