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今年大气监督帮扶推动减排20.4万吨

    生态环境部:今年大气监督帮扶推动减排20.4万吨

    阅读量:293

    发布时间:2024-12-24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南方周末记者: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今年秋冬季以来,北方地区几次重污染天气,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针对这一情况,生态环境部在大气监督帮扶方面采取了哪些对策?成效如何?下一步有何安排部署?谢谢。
     
      赵群英:谢谢您的提问。
     
      今年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的形势是呈改善态势,但是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深入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进一步规范执法监管,深化线上、线下两个战场,精准科学开展大气监督帮扶。
     
      具体来说:
     
      一是组织实施更科学。根据空气质量形势,综合考虑污染传输、区域污染排放和预测预报,科学确定重点时段和区位,科学调配现场组力量,哪些地方污染重,预测哪里有重污染过程就去哪里,哪些时段有重污染过程就加强力量。对问题少、形势相对较好的城市,就少派组或者是不派组。
     
      二是工作内容更聚焦。重点抓住两个方面,一是重污染天气的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对全年空气质量指标影响非常显著,一旦启动区域联防联控,就全力督促地方应急措施落实落地,确保污染过程削峰降速。二是严控移动源污染排放,移动源特别是重型货车污染排放量大,占比高,弄虚作假问题也比较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矛盾之一。
     
      三是帮扶对象更精准。深化卫星遥感、自动监控、一市一策污染源解析等信息,深化多源数据融合应用,筛选确定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集群,精准识别问题线索。我们派出的帮扶队伍是带着线索企业名单去查,有效提高针对性和精确度。
     
      四是问题处置更加突出差异化。对于空气质量反弹明显,环境问题突出的城市,对于重污染期间顶风作案的违法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到位。对于无组织排放,设施运行不正常等一般性的问题,鼓励地方运用首违不罚、轻微免罚等措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指导企业立行立改,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11轮次现场监督帮扶和14轮次远程指导帮扶,经技术单位测算,可以推动污染减排20.4万吨。
     
      下一步,我们将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目标要求,继续按照问题、时间、区位、对象、措施“五个精准”的要求,扎实高效做好监督帮扶工作,有效促进空气质量改善。
     
      谢谢。​​​​
     
      原标题:今年大气监督帮扶推动减排20.4万吨(答问二)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新四类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指南发布 下一篇:中节能云南元江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技改BOT项目EPC工程总承包二次招标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