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场场址标段二工程

    投产!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场场址标段二工程

    阅读量:300

    发布时间:2024-12-30

      12月26日,中国能建广东院牵头EPC总承包建设的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场场址标段二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广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A场址总装机规模为700兆瓦,是广西首个下海测风、首个核准、首个开工、首个并网发电、首个全容量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
     
      其中,标段二289兆瓦项目由广东院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EPC总承包建设,共安装34台海上风力发电机;标段一416.5兆瓦项目由中国能建广西院联合总承包建设,共安装49台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并已于9月24日全容量并网发电。
     
      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20.6亿千瓦时,满足超过7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64万吨,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示范效益显著,赋能广西经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全力攻克嵌岩难题!
     
      与陆上风电不同,海上风电需要结构复杂的基础来连接海床。项目所在的北部湾海域地质构造为典型的岩基海床,岩石硬度高,需全部采用嵌岩风机基础,是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之一。
     
      广东院团队在对每个桩位的地质情况进行精细勘察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提出了三桩导管架全嵌岩基础设计方案
     
      “我们做到了‘一桩一勘察、一桩一设计’,并结合钻进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实时优化桩基设计参数,有效保障了钻孔进尺速度和成孔质量。”项目经理刘云福表示。
     
      为保证嵌岩施工顺利进行,联合体双方组建了技术攻坚团队,创新采用悬挂式植桩方式,确保钢管桩位置精度和桩身垂直度;创新采用大吨位冲击钻和淡水造浆工艺,提高钻孔工效;创新钢管桩海上灌浆前移至工厂灌浆,节省施工窗口期。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了全部嵌岩钻孔施工一次性、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研发海缆敷设利器!
     
      常规的海缆敷设往往采用高压水力喷射犁冲沟敷埋的方式,但由于项目场址的浅埋基岩地质特点,海缆埋深不足成为了敷设过程中的最大难题。
     
      为此,项目团队创新研发了机械铰刀式埋设犁,首创铰刀成槽等施工工艺,可破碎坚硬的岩石,并将海缆深埋至岩石海床沟槽内,确保其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安全运行。
     
      项目标段二自2024年1月开展风机基础钢结构制作,至2024年12月全容量并网,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全容量并网”目标,为国内海上风电嵌岩场址建设提供了扎实的“能建方案”。
     
      编辑:梁   灏
     
      校审:储信艳
     
      来源:中国能建广东院
     
      原标题:投产!广西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中广核武安光伏式矿山环境修复示范项目首批100兆瓦并网发电 下一篇:《“生态福地 美丽福州”建设规划纲要(2023—2035年)》印发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