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塑料污染防治与回收再生的技术准备与政策突破

    2025年,塑料污染防治与回收再生的技术准备与政策突破

    阅读量:542

    发布时间:2025-01-18

      2024年12月2日
     
      结束塑料污染公约第五次会议(INC-5)谈判未果,谈判继续,未来达成的时间难以预判。但连续2年的谈判,汇集了几乎所有可能的治理方案和政策组合,给中国治理塑料污染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2024年12月26日
     
      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正式通过,给中国包装废弃物治理带来新的借鉴。
     
      2019年9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开启了治理塑料污染的国家重大改革,2025年,改革满5年,取得了多少实质性突破?
     
      202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
     
      2026-2030年
     
      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CPRRA预测十四五规划中的“塑料污染全链条防治”将在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中,取得重大升级。
     
      为了有效应对塑料污染,我们需要加速构建和完善一系列基础技术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可回收性设计、PCR(Post-Consumer Recycled)材料的数字化追溯认证、再生塑料的鉴定、评估以及应用评价。这些措施旨在满足塑料循环政策的标准,促进各方利益相关者对塑料污染治理方法和政策措施达成共识。同时,我们应推动建立一个消费者参与的绿色消费和回收的生活体系,全面推进塑料的原级循环和梯级利用制度建设。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积极推动塑料污染的全链条治理,加快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企业的能力建设,从而增强塑料回收和再生企业的整体实力。
     
      北京国嘉基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废塑料新观察将组织召开:
     
      PlasFuture2025塑料污染防治与回收再生论坛
     
      主题:技术准备与政策突破
     
      2025年3月19日,苏州
     
      语言:中英文同传
     
      一、论坛议题
     
      第一部分:2025经济形势与大国博弈
     
      2025中国经济走势预估
     
      大国博弈外贸承压与侧翼市场的突破
     
      第二部分:全球政策动向与各国塑料回收再生政策
     
      结束塑料污染公约下一步动向
     
      欧盟PPWR对塑料回收和再生行业影响
     
      “加强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科学举措和中国政策进展
     
      实质性政策到来时间预判
     
      第三部分:PCR投资分析
     
      规模化生产PET、硬质HDPE、PP、硬质混合塑料的企业数据和能力分析
     
      PCR投资政策、技术、产业的逻辑
     
      已经展开的投资分析
     
      第四部分:PCR企业竞争力建设
     
      工艺、装备、数字化:构建竞争优势
     
      提升结构效率、运营效率
     
      企业家境界和格局决定竞争态势
     
      优秀企业案例
     
      第五部分:新技术、新装备
     
      塑料中的铁、有色金属与不锈钢分选
     
      材质分选设备的技术进展
     
      熔体过滤设备升级
     
      清洗设备的工艺革新
     
      二、大会整体论坛安排
     
      ChinaReplas 中国国际塑料回收和再生大会,19年来,ChinaReplas见证了塑料循环行业的变迁。
     
      第31届会议全新改版:从综合性深入到细分领域,旨在打造一场更细分、更专业、更具针对性、推动行业难题解决的盛会,为参会者带来丰富、实用的商机、人脉和和洞察。2025年,塑料循环行业,我们一起来ChinaReplas2025看看: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上海《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下一篇:《天津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办法》发布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