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量:1073
发布时间:2018-12-09
当前,我*水环境质量改善与保持面临众多难题,如何使水体净化、污泥减量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重点研究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与景观回用、景观水体水质净化与保持、污泥减量化与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形成了面向景观回用的污水厂稳定运行与水质安全保障成套技术、基于再生水利用的河道水质应急修复与长效保持集成技术和基于污泥特性的干化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和设备等创新性成果,通过综合应用与工程示范,改善了示范区水环境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发面向景观回用的污水厂稳定运行与水质安全保障成套技术
该课题以城市污水再生处理与景观利用、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为目标,针对示范区内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工业废水对处理系统冲击负荷大、污水生物处理系统运行难稳定,TN一级A稳定达标压力大以及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TP一级A达标难稳定,药剂消耗量大等面临的实际难题,提出了“全程控制、整体优化、减排降耗”的水质安全保障基本原则,研究开发了包括废水生物抑制性监控技术、A2O工艺稳定运行与强化脱氮技术、微絮凝-砂滤工艺优化和自动加药技术以及污水深度处理雾化曝气臭氧氧化技术等在内的污水厂稳定运行与水质安全保障成套技术;以课题研究成果为依托,开展了A2O工艺强化脱氮与稳定运行技术工程示范和微絮凝?砂滤工艺优化与自动控制技术应用示范。
该课题通过开发污水处理厂脱氮诊断和调控技术,集成进水高TP冲击条件下强化除磷稳定运行技术,形成了A2O工艺稳定运行与强化脱氮技术,依托昆山北区污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开展应用示范,明显提高了生化系统脱氮除磷的稳定性。经过6个月以上的连续运行,脱氮效果明显,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达标率大于90%。目前,研发的成套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宜兴市清源、徐舍等污水处理厂,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运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利用研究开发的微絮凝?砂滤深度处理工艺优化技术和自动加药系统,依托昆山北区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开展了工艺优化运行应用示范,显着提高了该工艺对TP和SS的处理能力,既保障了水质又节省了药剂费用,同时减少污泥产生量。与A2O稳定运行与强化脱氮技术结合,保障了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关键水质指标稳定达到景观用水标准,有力地支持了污水处理厂尾水景观利用。
提出基于再生水回用的河道水质应急修复与长效保持技术路线
针对示范区内滞留型河流水质污染严重、生态系统破坏突出等问题,该课题提出了“截污清淤(沿河截污/底泥清淤)、中水回用(再生水景观利用)、自净强化(原位充氧、生态修复)”的河道水质修复与长效保持基本技术路线,以昆山同心中心河综合治理工程为依托,研究开发并系统集成示范了河道水质应急修复技术(强化曝气、菌剂投加、浮床植物栽培等)与水质长效保持技术(污水截流、河道清淤、驳岸整治、再生水景观回用等工程措施及曝气复氧、生态修复等),削减了污染负荷,显着改善了水体质量、恢复了河道的景观功能。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