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泳是集娱乐与健身为一体的一项体育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泳逐步成为一项群众性的休闲娱乐活动。在休闲娱乐过程中,由于不同人群混杂,极易导致疾病传播,池水的卫生状况必将对游泳群体的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游泳爱好者*担心的是健康问题,必须加强卫生管理与消毒杀菌等处理措施。
【关键词】泳池水处理;水处理系统;中水
四、中水系统
度假村中水的水质为无色、无味、无嗅,BOD5≤10 mg/L,悬浮物不大于mg/L。水质与设计要求中的水源水质相同,而且水量大、稳定,是旅游饭店、度假村节约用水的良好途径。游泳池中的排水通过过滤、消毒等工艺,可直接使用,避免投资费用增高。出水管上连接三通,在特殊情况下可直接排水至室外下水管,另一路接至大小便池和草地园林区,作为办公楼、公寓、客房和公共卫生间冲洗大小便用水和室外绿化用水。
五、游泳池水杀菌消毒处理方法
5.1 臭氧杀菌消毒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2.07 V,仅次于氟(2.5 V),其氧化能力高于氯(1.36 V)和二氧化氯(1.5 V),能破坏分解细菌的细胞壁,很快地扩散透进细胞内,氧化分解细菌内部氧化葡萄糖所必须的葡萄糖氧化酶等,也可以直接与细菌、病毒发生作用,破坏细胞、核糖核酸(RNA),分解脱氧核糖核酸(DNA)、RNA、蛋白质、脂质类和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
与次氯酸类消毒剂不同,臭氧的杀菌能力不受PH 值变化和氨的影响,其杀菌能力比氯大 600~3000倍,它的灭菌、消毒作用几乎是瞬时发生的,臭氧有很高的氧化能力,能迅速杀死水中的细菌、真菌、大肠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并能彻底氧化有机物,达到去色、除味、降低浊度的作用,改善水体的美学指标,提高水体物化、生化指标,使水体呈现使人愉悦的蔚蓝色。
5.2 消毒剂杀菌消毒
液态氯、次氯酸盐(如次氯酸钙、次氯酸钠)、无机氯胺、有机氯胺、二氧化氯都可作为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是由于在水中容易生成次氯酸,而次氯酸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它不仅可与细胞壁发生作用,并且由于分子小、是一个中性分子不带电荷,可扩散到带负电荷的细菌表面,容易穿过细胞膜进人细菌内部,破坏细菌某种酶的系统,使糖代谢失调而导致细菌死亡。
消毒剂杀毒的优点为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毒性低;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其缺点为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有腐蚀性;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5.3 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 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 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杀死,达到消毒的目的。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方法,它不向水中增加任何物质,没有副作用,这是它优于氯化消毒的地方。它通常与其它物质联合使用,由于紫外线消毒属于是瞬间消毒,只有经过紫外线的水才能杀菌,所以紫外线消毒也需要用氯消毒加以补充。
六、加强游泳池水质管理的措施
游泳池水质管理是保证游泳池水消毒杀菌效果和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下列 3个要点:
(1)加强游泳池进入的体检。严禁患有肝炎、皮肤癣疹、重症沙眼、急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等病人进入,以免造成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散播。
(2)加强安全措施。人工游泳池应设置强制通过的浸脚池(余氯≮5mg/L)和淋浴通道,并设立洗眼水栓。
(3)实现水处理系统在线控制, 实时检测和计量。游泳池水处理工作在给定设备和工艺的前题下, 水处理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项水质参数的正确稳定的控制。如采用消毒剂杀菌消毒方式则要注意监测余氯、 PH 值变化, 及时补充消毒药、PH调节剂,以保证池水质量。
参考文献:
[1] 延克军.游泳池消毒杀菌的运行与管理[J].给水排水,2003,29(05)
[2] 施来顺,谢朝仁.游泳池水消毒处理技术[J].山东体育科技,2007,19(01).
[3] 王清熙.游泳馆池循环水处理探讨[J].建筑技术通讯(给水排水),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