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继早盘下跌之后,午后光伏概念持续走弱,大全能源、通威股份、亿晶光电均跌超5%,晶澳科技、合盛硅业、爱旭股份、福莱特等跌幅靠前。
消息面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7月29日发布一则澄清声明,指出:“有部分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特别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闻,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为此,协会将“秉着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推进反内卷工作,力求尽快走出内卷式恶性竞争!”尽管并未明确具体澄清的事项,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仍借此次声明,传达了坚定的“反内卷”主张。
此前,随着竞争不断加剧,光伏行业多重挑战凸显,产能过剩成为普遍共识。协鑫科技高级副总裁胡泽义在一则采访中提到,行业存在大量同质化产能,部分企业为追求极致成本牺牲品质,据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数据,当前光伏玻璃合格率仅70%、边框合格率54%、接线盒合格率仅20%,严重威胁电站生命力。永臻科技董事长汪献利亦直言,行业已内卷到几乎都是以亏损的边缘,甚至有些企业偷工减料。
除产品质量整体下滑外,内卷还导致光伏企业普遍陷入增利难的困境。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然而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已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的38家公司中,有15家实现盈利,23家处于亏损状态,包括通威股份、隆基绿能、TCL中环、双良节能等知名企业。
显然,上半年掀起的“抢装潮”并未完全扭转市场局势。
好消息是,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之后,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此前,工信部组织召开的光伏行业制造业企业座谈会中也明确,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决策部署,聚焦行业重点难点问题,依法综合治理低价无序竞争现象,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市场,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央“重拳”出击,“反内卷”多措并举,对于光伏行业未来走势,市场仍持乐观态度。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光伏作为当前同质化低价竞争和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阵地。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前提下,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基本面有望得以夯实和改善。
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认为,短期内,政策红利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情绪;中长期来看,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修复,在技术创新、成本优势及全球化布局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新秩序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