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

    阅读量:160

    发布时间:2025-09-16

      2025年9月16日是第31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的主题为“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臭氧层是地球天然的“防晒服”,抵御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然而,人类活动一度导致臭氧层空洞,这一现象在二十世纪末成为全球瞩目的环境问题,也敲响了全球合作的警钟。在环境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更需凝聚全球共识,将科学认知转化为一致行动,共同守护臭氧层!
     
      臭氧层:地球的天然屏障
     
      臭氧层位于离地面15-35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99%的有害紫外线辐射。没有它的保护,地球生命将面临致命威胁。
     
      在上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出了警报:氯氟烃等人造化学品正在迅速破坏臭氧层。
     
      到80年代中期,南极上空甚至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层空洞,震惊全球。
     
      全球行动:筑牢臭氧保护屏障
     
      危机,催生了全球行动。人类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1985年,《维也纳公约》通过,最早提出保护臭氧层的框架协定;
     
      ·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签署,构建了一套差异化的履约体系;
     
      ·2016年,《基加利修正案》通过,将温室气体HFCs纳入管控范围。
     
      而结果,令人振奋:
     
      ·全球已淘汰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
     
      ·南极臭氧空洞不断愈合,预计在2066年恢复至1980年水平;
     
      ·避免了全球气温上升0.5-1摄氏度;
     
      ·到本世纪末预计可避免上亿例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
     
      中国行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贡献者
     
      ·1989年,加入《维也纳公约》;
     
      ·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我国累计淘汰ODS总量约62.8万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总量的一半以上;
     
      ·2023年,发布《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品推荐名录》,引导行业选择绿色低碳的替代技术和产品;
     
      ·2025年,发布《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规定了ODS进出口管理总体要求、管理方式、监督检查等内容;发布《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加强对9类物质的管控,明确了2大用途分类,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
     
      每一次环保行动,都是对这件无形“防晒服”的缝补修复。
     
      守护臭氧层,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原标题: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从科学走向全球行动”
    本文来源:第三方
    上一篇:北京、曼谷生态环境部门深化合作|北京大气治理经验助力友城空气质量改善 下一篇:中国光大环境拜访生态环境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心
    返回列表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