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近年来积极拓展再生水利用途径,指导张家港推进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工作。目前,港城云联、国信沙洲、锦丰污水厂管网改造等重点再生水利用项目稳步推进,印染行业循环集成园区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长江沿岸的工业重地,张家港在用水总量红线与持续增长的工业用水需求之间,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平衡难题。2021年,张家港用水总量逼近控制目标,而传统节水技改空间所剩无几。困境之下,水质稳定、供给可靠的城市污水厂稳定优质的尾水——再生水,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2年,张家港成功入选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以此契机,张家港市依托地处长江大保护和太湖协同治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着力破解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不足、再生水利用价格杠杆机制不健全等难题,探索形成丰水地区再生水高效利用的新模式。
立足钢铁、化工、纺织等主导产业集群的雄厚工业基础,张家港将再生水利用的“主战场”锁定于工业领域,构建“一核、二园、四地、多点”的再生水利用体系。“一核”强支撑,锦丰污水厂通过7.2公里再生水专管向沙钢集团等周边企业年供超300万吨尾水用于电厂冷却,节约大量长江取水。“二园”促循环,清源、胜科再生水厂为工业园区提供“定制水”,胜科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产出高纯水直供化工企业生产。“四地”美生态,塘桥、乐余等4座污水厂尾水经生态湿地深度净化,削减氮磷6%-8%,成为河道优质补水。“多点”惠市政,建成7个智能取水点,将再生水用于道路清扫、绿化灌溉,替代珍贵自来水。
试点期间,张家港先后编制《张家港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规划》《张家港市再生水利用及设施布局规划》等系列文件,明确再生水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张家港将再生水利用指标分解至区镇,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并对工商业用水户下达年度再生水利用“最低限额”,实施目标管理。激励政策更是“四两拨千斤”。
在印染行业,张家港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引导企业从源头降耗减排、提质增效;鼓励企业优先按照印染行业绿色发展技术指南实施技改,推广使用各类绿色环保工艺。同时,推动企业对定型机、染缸高温废液和蒸汽冷凝水余热收集利用,降低单位产品的水耗、能耗,以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绿色管理水平,实现绿色生产。
成效已初步显现。2021年至2025年,张家港再生水利用率从22.7%跃升至31%,再生水用量从2449万吨增至4245万吨,每年节省千万吨优质水源。工业用水得以“解渴”,河道生态持续“焕颜”,再生水成为这座工业之城持续发展的“绿色血液”。
供稿:苏州市攻坚办
原标题:治污攻坚 | 开辟“第二水源”,苏州张家港再生水利用的“破局”之道